md豆传媒app网址入口免费

您所在位置: 首页 本院概况 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对于组织开展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02-27

640.gif

2025年

“挑战杯”

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




640 (10).jpg

挑战杯全称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是教育部认可的官方赛事,含金量仅次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挑战杯共有两个并列项目:“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即“小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即“大挑”。

两个项目在全国交叉开展,2025年将举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即“大挑”。

为积极备战“挑战杯”竞赛,推动“攀登计划”等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现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

640 (11).jpg

大挑”侧重于鼓励大学生在学术科技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在奇数年举行。“大挑”一般采用论文、专利进行参赛。“大挑”分有主赛道和专项赛道。主赛道包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叁类。

小挑”更聚焦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商业实践能力,在偶数年举行。“小挑”一般采用商业计划书进行参赛。参赛类别包含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五类。

640 (12).jpg

1.&苍产蝉辫;“挑战杯”是教育部认可的84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前叁位的赛事,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参加该赛项能够为自己的简历添彩

2.&苍产蝉辫;项目需深入研究课题,查阅文献、制定商业、财务计划、分析数据等,可锻炼科研思维实践能力


参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

勤奋学习、锐意进取、迎接挑战





活动时间



2025年2月至5月,其中:

校级竞赛于2025年3月举行

全省复赛于2025年4月举行

全省决赛于2025年5月举行

推荐国赛于2025年6—8月





参赛要求


参赛对象














































2025年6月1日以前在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专科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参赛作品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即2025年6月1日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参赛作品分为个人作品集体作品,每个团队或个人只能申报1件作品(含主要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如团队或个人多报作品,将取消该团队或该个人所在团队的全部参赛资格。

1.个人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2.集体作品

凡作者超过3人的作品,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申报集体作品的,作者人数不能超过10名,且作者均需为学生,并需要跨专业跨年级组队(鼓励跨学院)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注1: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国赛主办单位参与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每件作品须配备13名指导教师,并由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申报。作品完成省赛申报后,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作品组别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叁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

3.科技发明制作: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其中,科技发明制作A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B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推进步骤


(一)校内预赛(2025年3月前)

1.各二级学院须于202531012:00将本单位推荐参加遴选作品(不少于3份)报送至学校团委梁宇老师处,材料包括参赛作品、申报书及汇总表纸质版及电子版(电子版通过公司微信报送)其中纸质版(一式五份)用于现场评审。

2.各申报个人及团队须于3月1日至3月23日24时前通过官方竞赛平台(平台链接另行通知)注册账号并进行申报。申报时须在作品内容中隐去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姓名、学校名称、校徽和其他可能透露参赛高校及个人资料的信息。逾期未报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3.学校团委将于2025年3月30日前会同发展科研质量监控办公室、创新创业学院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立项项目评审工作,审核申报项目资料的真实性。确定立项项目后,在学校官网及校团委微信公众号对项目立项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


(二)全省复赛(2025年4月

20254月初,大赛组委会对各高校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查,作品须符合《章程》第叁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中的要求,且作品中不包含可能透露参赛高校及个人资料的信息。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大赛组委会将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且所在学校不得补报作品4月中旬,大赛组委会邀请专家评审,组织全省复赛评审。4月末,大赛组委会发布终审决赛通知,公布终审决赛入围作品名单和拟授叁等奖作品名单。


(叁)终审决赛(2025年5月)

省终审决赛拟于20255月举行,并从进入全省终审决赛的作品中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作品。大赛组委会将于终审决赛前下发相关通知,公布终审决赛的日程安排,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各有关高校应按照大赛组委会要求,做好作品参赛及人员保障等工作。届时大赛组委会还将配套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


(四)推荐国赛(2025年6—8月)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有关规定和广东省的参赛数额分配,结合省赛获奖情况,综合考虑并推荐若干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及有关专项赛。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叁等奖。省赛、校赛各等次奖分别约占各类报送作品总数的8%12%20%45%















































推荐省赛名额


根据《团省委、省学联 对于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本年度我校获批自然科技类学术论文1项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2项科技发明制作2项自由调配数3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工作要求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各二级学院要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列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加强赛事组织领导与宣传动员,及时发布竞赛消息,扩大学生参与度和覆盖面。

(二)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要突出竞赛的学术性、科技性和普遍性,巩固和完善省、校、院叁级赛制,组织开展多轮项目打磨。推动大学生科创实践与社会实践紧密衔接,充分运用“攀登计划”、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施成果,引导在县域一线转化落地。

(叁)坚持宗旨,完善机构。各二级学院要坚持育人宗旨,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师生参与科创实践的激励机制。探索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新路径,建立参赛作品转化服务机制,争取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高校技术园区的支持,助力培育更多市场主体,拓展赛事就业创业服务功能。

(四)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二级学院要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挑战杯”赛事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高校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使“挑战杯”的品牌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参赛咨询




挑战杯官网:http://www.tiaozhanbei.net/

640.png





640 (1).jpg

转发至触md豆传媒app网址入口免费团委

640.jpg

联系方式

招生热线
020-87470138 020-22693188 020-22693288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水均田路363号
校长邮箱:驳锄诲辞苍驳丑耻补肠辞濒濒别驳别蔼163.肠辞尘
党委信箱:驳锄诲丑诲飞蔼163.肠辞尘
  • 官方公众号
  • 学院二维码